论起小厨房里三个粗使丫鬟,梨月和秋盈都是机灵的。
梨月更沉稳有心,如小大人儿似得,做什么都是心里有数。
秋盈则不然,肚子里三分聪明,脸上却十二分伶俐,那精明劲儿都在外头,还牙尖嘴利不饶人。
只有环环是憨直性子,心里实诚嘴也笨,一直把俩人当亲姐姐的。
想到她俩人各自心里打算盘,只把自己当外人,这气性也勾上来了。
立刻摔盆砸罐大闹,坐在炕上哭得撕心裂肺。
梨月先还哄着,后来见她打滚哭,又怕外头听见,便呵斥了几声。
三个人你推我搡,扯着头花儿大闹一场,各个都败兵似的。
“你俩还想走不?”环环噘着嘴。
梨月当然想走,可惜升不上三等,想也白想。
秋盈倒是打饿了,跳下炕就去盛饭,抢着把糖萝卜丝吃了个干净。
“上午你俩不在,厨娘婶子说,要拨人去澹宁书斋。”
环环噘着嘴,抹眼泪抽鼻涕。
这下梨月和秋盈都愣了。
世子爷昨晚醉酒,虽然没什么事儿,太太还是忧心。
上午派了人看了几回,便说澹宁书斋只有玉墨,世子要茶要水太不方便。
这倒不是大事,太太也没对儿媳妇沈氏说,直接派婆子去凤澜院小厨房,对厨娘说了。
叮嘱着厨娘在澹宁书斋起个小灶,再把会煮茶会烧火的小丫鬟,拨过去几个伺候,省得世子爷汤水不趁手。
完全都是心疼儿子的意思。
“厨娘大婶说,让我们三个去。”
环环抹了把鼻涕,瞪眼看着她俩。
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月例银子吗?”秋盈忙问
三等丫鬟才有月例,这就是问能不能升等。
梨月也最想知道这个。
可环环摇头不知道。
细想也是,澹宁书斋归凤澜院管,炖茶热点心,不一定要升等。
可书斋是个独院儿,过去当差虽不能升等,吃喝用度也会宽裕很多。
最让梨月期待的是,茶炉小灶有单独份例,她过去就能单独掌灶。
虽然只是汤水点心,可总比窝在厨房洗菜的好!
看来中午那碟子洞庭春团儿,就是厨娘大婶考校她的手艺呢!
梨月破涕为笑。秋盈和环环,也都高兴起来了。
三个人也不哭了,换忙着梳头发擦脸,收拾的利利索索的。
待到下午时候,果然厨娘大婶把梨月三个都叫到了一处。
“太太让在澹宁书斋起小灶,给世子爷炖茶水点心。你们三个在大厨房历练过,烧灶炖茶都学过。小月做的洞庭春团儿,太太说很不错。环环和秋盈都干净伶俐,太太也放心。”
厨娘大婶儿姓曹,京师贵府菜神厨曹老师傅的后人。她先是托庇在沈家做工,又跟着沈氏嫁来宁国府,在凤澜院小厨房掌灶。
曹大婶不是奴婢,在豪门贵府立足靠得是本领,所以与别的陪房不同。
她秉性直率公允,不屑那些勾心斗角,只看人能耐说话。
梨月在小厨房打杂几年,虽挨了她不少扫帚疙瘩,心里却是佩服她。
听曹大婶这么说,梨月忙跪下磕头。
秋盈不但自己磕头,还把环环也拽下了。
三个毛丫头齐刷刷谢恩,曹大婶突然脸色一沉:“你们先别高兴,这事儿世子爷与大奶奶还没点头呢!”
梨月心里一惊。
却听曹大婶又道:“咱凤澜院两棵白梅开的正好。大奶奶今天有兴致,要请世子爷赏梅花。赏花儿时的小食,就交给你们来做。若是做得好,世子爷与大奶奶点头,你们才能过去。”
这意思就是要考校能耐了!
环环和秋盈不禁苦了脸,梨月倒是跃跃欲试。
早春赏梅是豪门贵府的清雅事,赏梅时用的点心,也不过是梅花粥、落梅酥、梅子茶、梅子酒几种而已,都算不上太难。
宁国府大厨房,每个丫鬟都会做两样。
想到此处,梨月非但没畏惧,还显出跃跃欲试。
曹大婶看她这样,心里十分欣赏喜欢,板着的脸也松动了。
“你们敢不敢做?”
“大婶儿信得过小月,我就敢做!”
梨月笑着磕了头,忙让那两人去烧火。
她们这边儿兴冲冲预备赏梅点心。
凤澜院沈氏妆房里,何姥姥又进门絮叨来了。
“虽说太太疼儿子,可姑爷小姐才是夫妻。澹宁书斋归凤澜院管,添人添份例该是小姐做主。太太直接去小厨房唤曹婶子要人,把小姐放到哪里去?”
沈氏正对镜挽发,斜斜瞥了眼何姥姥。
“母亲仍是宁国公夫人,还掌着阖府中馈,她关照书斋的事情是正理。世子爷回来,澹宁书斋只有玉墨,确实不够服侍。依着我的意思,也该添人添份例。这话母亲帮我先说了,没什么不妥当。”
沈氏是内阁首辅嫡长女,父亲是理学名家,最是循规蹈矩的女子。
做儿媳的只有孝顺依从婆婆的,哪有怪婆婆事多的道理?
沈氏是个明事理的,奈何这何姥姥一个劲儿挑唆。
何姥姥与厨娘曹婶子向来不对付。
今早她去厨房,曹婶子又对她不尊重。
这口恶气她憋了许久,早就想找机会在沈氏面前挑拨了。
于是何姥姥话锋一转,把罪过推到曹大婶身上去。
“话虽这么说,可家里不比朝廷,总要讲些人情世故。婆婆的手总往儿子的院里伸,终究是不好。不过太太疼儿子,多一两句话也还罢了。说到底还是厨娘曹婶子糊涂不会办事。曹婶子是沈家陪房,如何就直接应了太太?她总该先回了小姐才能行事。不是老奴我挑唆,曹婶子仗着会做两个菜,就自作主张起来,天长日久如何是好呢!”
“姥姥别太操心。曹婶子是个直人,除了灶上的事儿,别的她都糊涂。您老是明白人,就别怪她了。”
何姥姥是沈氏自幼的嬷嬷,一直跟在身边教针线,沈氏给几分面子。
可她也是越老越唠叨,沈氏有时也不耐烦。
沈氏梳妆已毕,还觉得脸色苍白,又在唇间加了点胭脂膏。
她知道底下人素来有些不和,这些话也不想放在心里。
何姥姥见主子要息事宁人,心里自然不舒服,悄悄瞅了眼外孙女儿芷兰。
芷兰正急着想说话,忙拿一对攒心梅花金钗给沈氏压鬓,抢着开口道:
“小姐说的是,曹婶子菜做的好,其他事儿未必明白。就比如她给澹宁书斋选的小丫鬟,小姐若知道是谁,怕是就不满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