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帮
值得收藏的小说推荐网

完整版《大秦长公子》全文阅读

如果你喜欢看小说,一定不要错过明月照万户的一本书《大秦长公子》,主角是始皇帝。主要讲述了:一支军队,尤其是大秦这种大一统王朝的军队,如果大多数士卒的家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遇上天灾人祸就有可能要饿肚子甚至是饿死,士卒们的心思牵挂着家人的生死,那这支军队哪里还能有什么战斗力?一旦有了战事,如果…

完整版《大秦长公子》全文阅读

《大秦长公子》精彩章节试读

第18章

一支军队,尤其是大秦这种大一统王朝的军队,如果大多数士卒的家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遇上天灾人祸就有可能要饿肚子甚至是饿死,士卒们的心思牵挂着家人的生死,那这支军队哪里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一旦有了战事,如果士卒们在战场上杀敌立了功,有爵位有土地有岁俸,甚至官府还会赐给一名仆人,可谓是名利双收,这也是刺激大秦将士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的最大动力。

可如果寸功未立而不幸身死,家里从此便失去了一根顶梁柱,而且据士卒们今晚所说,多年战乱下来,大秦百姓家家都有为国捐躯者,如王五、马六或者牛晖这样一家仅剩一根独苗的,更是大有人在,甚至有些家庭除了女人和未满十六岁的孩子,男丁全都战死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只怕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大秦的家底子早就被掏空了,尤其是人口,始皇帝又是个不知道爱惜民力的,对百姓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但愿王五他们所说的只是个例,嬴扶苏不敢继续想下去,只好这样安慰自己。等过两天各级军官把中军全部士卒的情况都摸清以后,此事就有答案了。

次日清晨,刚刚吃过早饭,中军大营里出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景象,军中的各级军官们纷纷走进普通士卒的营帐中嘘寒问暖,对大家关怀备至,上至领兵万人的裨将,下至领兵百人的百将,中间包括都尉(领五千人)、军候(领一千人)、五百主(领五百人)等各级军官。

宏大的场面可把普通士卒们吓得不轻,他们哪见过这种场面啊,每个官爷身边还都带着一个书记官,这边官爷问话,那边书记官就不停地记录着,本来鼓起勇气想多说几句的士卒,一看有人记录,马上就闭嘴不说话了,任凭官爷们如何笑容可掬都不肯再开口说一个字。

不过很快大营里就流传开来一条小道消息,昨夜长公子亲自探望了某个幸运的倒霉蛋,也是如现在这般嘘寒问暖,今天各位官爷只不过是受了长公子的命令,效仿长公子的行为,并无恶意。

这一切都是嬴扶苏提前安排好的,昨天晚上的遭遇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不是后世,秦军也不是人民军队,这些普通士卒与军官们之间除了有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彼此之间甚至隐隐有对立的意思,换句话说,双方之间存在着很严重的信任危机。

散布小道消息的正是昨晚受到长公子慰问的张鹏和他那一什的弟兄们,有什么能比当事人亲口说出来的话更能让人信服呢?

即便如此,官爷们第一天的下基层慰问活动依然不是非常顺利,有几个暴脾气的将领面对木讷到只知道咧嘴傻乐的大头兵,气的差点拂袖而去,阻止他们的是军营中不时闪现的侍卫亲军的身影,那是长公子派来“监工”的。

一天时间下来,除了几位平日里在士卒中口碑比较好的将领收获比较大以外,大多数将领几乎都是无功而返,一天下来听到的净是些没有营养的空话假话套话。

万事开头难,当忙碌了一天的官爷们垂头丧气的回到各自的营帐中之后,很多在悄悄观望的士卒看到没有任何人因为回答了官爷们的问题而被呵斥或者责罚,内心就不再抗拒了。

从第二天开始,由长公子亲自发起的各级军官下基层活动正式拉开大幕,敞开心扉的普通士卒们终于愿意跟官老爷们多说几句话了,各级将领们也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再也不想面对长公子那狂风骤雨一般的痛骂了。

一连五天时间,中军大营里到处都是一派祥和,各级将领大有和普通士卒们打成一片的趋势,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又过了两天,按照长公子的要求,中军数万将士的基本情况已经大体摸清,最终的统计结果也送到了长公子嬴扶苏手里。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嬴扶苏把呈报上来的结果看了又看,最后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一些,但也仅仅是一些。

按照他临时制定的全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吃饱饭的标准,中军全体将士至少有五成在这个标准以下,也就是说至少有五成将士的家人有很大的可能会面临填不饱肚子的危机。

嬴扶苏掩卷长思,他又想到了王五,那个萦绕在他心头的谜团还是无法解开。

为什么王五家明明有一顷田可以耕种,还有官府每年五十石的岁俸,家里人却还有饿肚子的风险。

“看来,还是要实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对于这个时代,嬴扶苏的了解还是太少太少了。

……

经过上千里长途跋涉,蒙恬和他的亲随卫士终于抵达了咸阳城,入城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咸阳宫,在宫门口递交了求见的上书和组建新式骑兵的奏章,足足有十几卷竹简。

拿到宫城卫尉亲手交来的回执之后,蒙恬这才放心的回了家,等候皇帝陛下召见。

按照正常的程序,他的所有奏章都会由专人送往内宫,直接送到皇帝陛下的面前,中间不会有任何一点耽搁。

依秦制,三公之一的太尉负责掌管全国的军事力量,权力极大。这就导致生性多疑的秦始皇终其一朝都没有任命太尉一职,蒙恬所奏之事又是最高的军事机密,所以他才会有这个自信。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一连三天过去了,陛下都没有旨意召见他,急得他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等下去。

咸阳宫,内宫后殿正门外,丞相李斯、御史大夫冯劫、少府令、太仆、治粟内史五位公卿同时受到始皇帝的召见,这已经是这三天以来,他们第二次被皇帝陛下集体召见了。

“各位大人,请进吧,陛下已经等候各位大人多时了!”中车府令赵高前来传话,领着几位公卿进入后殿,这里是皇帝陛下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几位大人都是这里的常客,所以对这里一点也不陌生。

“臣等参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简单见礼之后,皇帝陛下命人给几位大人赐座,其实直到北宋以前,君臣议事的时候基本上还都是坐而论道,并不需要站着甚至是跪着。

几人坐定之后,皇帝陛下拿起手边的一份竹简,徐徐展开:“前日蒙恬从北边回来,呈上来的组建新式骑兵的奏章,朕已经让诸卿看过了,这两天你们考虑的如何了?”

“太仆,你先说。”见没人主动开口说话,皇帝陛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开始一一点名。

秦时太仆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全国的马政,要组建新式骑兵,马匹就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蒙恬在奏章中说的很清楚,第一批就要组建五万新式骑兵,一骑三马,仅马匹就需要十五万,还都得是精良的战马,这事太仆大人责无旁贷。

“臣启陛下,大秦前几年才拿下河套草原,大规模饲养精良战马的事情才刚刚开始,此时蒙恬将军提出需要十五万匹精良战马,臣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太仆大人这两天在官署里只干了两件事,一是找官署内所有掌管精良战马的属官问话,二是骂蒙恬。

“没有眉目就抓紧时间去办,朕让你来,不是要听你诉苦的,你只需要告诉朕,十五万匹精良战马,有还是没有?”皇帝陛下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太仆大人。

太仆大人知道躲不过去,索性把实情和盘托出:“据臣所知,目前符合蒙恬将军要求的精良战马,全国不足七万匹,十五万匹的话,臣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全部交付。”

“不足七万匹,差了一多半。”始皇帝并没有因为太仆给出的数字而大发雷霆,事实上这个数字和他预计的差不多,而且现在还没有定下来要不要组建新式骑兵,马匹的数量暂时不是问题。

“太仆辛苦一下,马匹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办。”始皇帝一锤定音,又把目光转向另一个人,“少府令,据蒙恬所说,这新式骑兵需要装备新式马具,前天朕交给你的新式马具样图,你看过了吗?”

“回陛下,臣已经看过了,长公子设计的这种新式马具当真是构思奇巧,精妙绝伦。”少府令先是赞叹了一番长公子设计的新式马具,然后继续说道,“臣这两日和擅长马具制作的大匠一起试了一下,这新式马具制作起来除了用料多一些,工序复杂一些,其他的倒没什么。”

“据臣所知,上郡那边负责为长公子的侍卫亲军生产新式马具的作坊一个月就能生产一千套新式马具,若是少府接管之后扩大规模,臣担保每个月至少可以生产一万套新式马具。”少府令掌管全国兵器的生产,说话的底气非常足。

“嗯,不错,那就是说一年之内少府就能生产出足够的新式马具供五万新式骑兵使用。”说这话的时候,皇帝陛下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瞟了太仆一眼,太仆大人心里一惊,赶紧低下头装作什么也没听见。

始皇帝看在眼里,没说什么,转而又问治粟内史:“治粟内史,你那边粮草供应有没有什么问题?”

相比战马和新式马具,粮草供应反而是最简单的,三十万大军的粮草都能供应得起,五万新式骑兵和不足七万匹战马的粮草也不在话下。

“回陛下,臣这边没有什么问题。”治粟内史的回答言简意赅。

“你先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蒙恬和扶苏弄出来的这个新式骑兵怪得很,要求所有骑兵要习惯吃肉喝奶,学匈奴人的习俗。”

说到这个始皇帝就觉得奇怪,大秦的官员都要到一定级别才有资格吃肉,现如今这个新式骑兵连普通士卒都要经常吃肉喝奶,着实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蒙恬和扶苏在奏章中把新式骑兵的战斗力说的神乎其神,始皇帝拿着奏章看了好几遍,每一次都心动不已。

“谢陛下提醒,臣这两天已经在筹划养殖牲畜以供应肉和奶了。”

始皇帝闻言大喜,抚掌大笑:“治粟内史到底是老成谋国之臣,做事总是能快人一步。”说完又瞟了太仆大人一眼,可怜的太仆大人,头都快要垂到地底下去了。

好在皇帝陛下熟谙军事,知道十五万匹精良战马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变出来的,所以他也没有揪着太仆大人不放。

“丞相,御史大夫,你们二位以为如何?”

虽然有此一问,但皇帝陛下的态度其实已经很明显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组建新式骑兵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

丞相李斯最会揣摩陛下的心思,他心中早有腹稿,却仍然装作一副沉思良久的样子,起身站在原地半晌才准备说话。

“陛……”

李斯的“陛下”二字还没有说出口,一个突兀的声音打断了他。

“陛下,臣以为不妥!”

小说《大秦长公子》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